【致敬筑梦人】美育为基,创新为翼

2025/09/29 16:48

在教育这片广袤的沃土上,有一位耕耘者始终坚守初心,以满腔热忱与不懈追求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。她,就是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副主任、北京市美术学科正高级教师——田春娣。

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副主任

北京市美术学科正高级教师

田春娣

从教34年来,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。从区级骨干到市级美术学科带头人,从学校学科组长到艺术教学副主任;从学区首席教师到担任区级工作室主持人,从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学员到工作站导师;——她每一步攀登、每一次重任、每一次的转变,都是无数的汗水与锤炼,都凝聚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极致追求与持续突破。

敢于创新、热衷探索,是田春娣老师最鲜明的特质。她很早便敏锐捕捉教育新趋势,2015年当“跨学科教学”尚未普及时,她便率先开展美术与音乐学科的跨学科研究,以“联觉”为媒,引导学生通过多感官体验激发创作灵感,早期的学科融合探索为随后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随着时代的变革,田老师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,她吸收了以大概念构建单元的理念,在原有研究基础上以“学科大概念”为纲,打破学科内知识壁垒,持续对跨学科展开研究, 2020年成功立项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,2023年主持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教育规划课题,她始终走在研究的前沿,不断突破自己。2024年更积极地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推进艺术与语文、京剧等学科的深度融合,在语文团队和金帆京剧团的助力下成功策划并组织了“文物里的中国”“寻文化之根,探国粹之美”项目学习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,打开了艺术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新局面。

她始终心怀感恩,常说:“我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同事的支持,现在我有能力了,更要带领大家一起进步。她全力为校内外教师搭建平台,无论是校内研讨、公开课,还是区市级比赛,她都倾心指导。在中国教育电视台“同上一堂课”活动中,她指导近二十位教师备课磨课,帮助他们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风采。除了课堂教学,田老师还鼓励大家将教学困惑转化为研究课题。在她的推动下,越来越多艺术教师主动投身科研,有的已独立主持课题,学校艺术教师团队的科研与教学水平显著提升,在她引领下,青年教师快速成长,多名教师陆续成长为区级骨干、学科带头人,成为区域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。田春娣老师也因在教师培养中的卓越贡献,连续多年受聘为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导师,并荣获“优秀导师奖”,真正践行了“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的教育情怀。” 

她常常说:“40分钟的课堂时间不够用,1小时才过瘾!”这句话道出了田老师对课堂的痴迷、对学生的热爱。在中关村一小校园的墙壁上、走廊间,处处点缀着学生充满创意的作品。田老师一直秉持“以美育人”的理念,用心营造这样一个浸润美的环境,让生动的、富有想象力的创作装点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她希望,这些无声的作品能够向每一位走进学校的人传递涌动的创意与活力,也让师生在日常中感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与启发。为了这一目标她主动要求参加课后服务,亲自执教并辅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,她不怕麻烦,每次活动都精心设计方案,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材料,变着花样的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,虽年近55,但在课堂上田老师始终眼里有光,活力充沛。孩子们创意纷呈的作品和灿烂的笑容,正是她最大的幸福来源。

三十五载春秋流转,田春娣老师以坚守与热爱书写美术教育的精彩,以创新与奉献点亮学生与教师的成长之路。如今,她依然怀揣赤子之心,步履不停,以匠心筑梦,以爱心育人,继续书写着她的教育故事。

编辑| 夏天、曹杨

审核| 王双